随着气温持续升高,未成年人涉水活动明显增多,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防溺水教育管理工作刻不容缓,恩施市各级各部门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织牢防溺水安全网,守护未成年人生命安全。
扎实宣传是增强防溺水意识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乡村广播、流动宣传车等,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活动。要制作生动有趣、寓教于乐的防溺水“六不准”等宣传资料,在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利用乡村广播定时播放防溺水知识和警示案例;组织流动宣传车深入社区、乡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递防溺水信息。同时,组织志愿者深入一线,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普及防溺水知识,确保宣传工作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认真排查是防溺水工作的重要基础。各乡镇(街道)及村(社区)要严格落实辖区负责制及河长制责任,对涉水区域进行拉网式检查,将责任细化到个人,做到不留死角。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必须迅速行动,及时整改。要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损坏的安全设施,在危险水域周边增设、更新安全警示牌,加固防护栏杆,确保未成年人远离溺水危险。
强化监管是防溺水工作的关键环节。学校要发挥桥梁作用,提醒家长切实履行监护责任。家长要将孩子的安全教育放在首位,积极配合学校开展防溺水教育,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作为孩子校外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家长要做到知去向、知同伴、知内容、知归时,时刻掌握孩子的行踪和活动情况。社区要组织志愿者加强对涉水区域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孩子的危险行为。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防溺水工作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凝聚各方力量,携手行动,共同守护好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