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网络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基础,网络空间是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中的重大战略问题。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国面临的最复杂、最现实、最严峻的非传统安全网问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是为了规范密码应用和管理,促进密码事业发展,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是中国密码领域的综合性、基础性法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19年10月26日通过,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是为规范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保障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而制定的办法。
为了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维护网络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制定本条例。
2.在收到动态验证码时,请仔细核对短信中的业务类型、交易商户和金额是否正确。
3.任何客服工作人员不会向持卡人索取短信验证码,也切勿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交易密码、动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1.谨防“山寨”应用软件,在扫码前一定要确认该二维码是否出自正规的网站,一些发布在来路不明的网站上的二维码最好不要扫描,更不要点开链接或下载安装。
2.在移动终端安装杀毒软件等相应的防护程序,一旦出现有害信息,可以及时提醒和删除。
1.在连接共用免费WIFI前,最好与工作人员确定下哪个才是真正的WIFI。
3.切勿在连接共用WIFI是使用一些重要账号,包括银行卡信息、网银账号、支付宝账号、微信账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