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用户提问:5G牌照发放,产业加快布局,通信设备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四川用户提问: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
河南用户提问:节能环保资金缺乏,企业承受能力有限,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
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医养结合作为其中的核心板块,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5月公布的数据,全国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有7800多家,床位总数达200万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合作8.7万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超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随着我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推动医养结合已然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途径。今年7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深入推进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和生活照护。这种模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养老服务,还融入了医疗诊断、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旨在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传统养老模式与医疗资源分散化的矛盾日益凸显,医养结合作为融合医疗护理与养老服务的创新模式,成为应对社会结构性挑战的重要路径。近年来,在政策密集支持与市场需求爆发的双重驱动下,中国医养结合产业从初步探索走向规模化发展,逐步构建起多元主体参与、多模式协同的服务体系。
从市场需求看,不同收入群体的需求结构呈现差异化特征。高收入老年群体对高端医疗养老社区、定制化健康管理需求旺盛;中等收入群体更关注基础医疗与普惠性养老服务的结合;特殊失能失智老人则依赖专业护理机构与家庭病床的联动服务,这种需求结构的差异化推动了市场细分。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基于资源整合方式与运营主体的差异,可分为“养老机构内设医疗”“医疗机构延伸养老”“医养签约合作”“社区居家医养”等类型,各类模式在服务半径、专业能力、成本控制上形成互补。机构型医养结合中,养老机构通过设立医务室、护理院或与医院合作,提供24小时医疗值守与急救响应,适合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照护的老年人;社区嵌入式服务依托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周边医院、基层卫生机构资源,提供日间照料、上门医疗、健康监测等服务,覆盖居家老年人。
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导向下,地产企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通过自建、并购、合作等模式跨界布局,公办机构与民办机构形成互补格局,但民营机构仍面临盈利模式不清晰、前期投入大等挑战。
专家表示,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养老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4种相对成熟的服务模式。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医养结合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医养结合作为其中的核心板块,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2024年5月公布的数据,全国具备医疗卫生机构资质并进行养老机构备案的医养结合机构有7800多家,床位总数达200万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养老机构签约合作8.7万对。
当前医养结合产业已从“有没有”的阶段迈向“好不好”的关键转型期。一方面,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为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多元服务模式的探索也为不同老年群体提供了多样化选择;另一方面,服务质量、盈利模式、资源配置等核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产业升级面临重重挑战。未来,如何在规模化发展中实现服务专业化,在市场化运作中保障普惠性,在技术创新中兼顾适老化,将是推动医养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这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协同发力,从政策优化、技术赋能、模式创新等多个维度破局,推动产业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
医养结合产业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抓手,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已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目前,产业已形成多元服务模式协同发展的格局,机构型、社区型、居家型服务相互补充,覆盖不同老年群体需求。然而,服务质量不均、盈利模式模糊、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未来,随着政策体系的持续完善、技术创新的深度赋能以及市场主体的协同发力,医养结合产业将向智能化、专业化、普惠化方向迈进,服务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预计到2035年,医养结合产业将成为万亿级市场,不仅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健康养老服务,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但需注意,产业发展需平衡公益属性与市场效益,通过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老有颐养、病有良医”的民生目标。
想要了解更多医养结合产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5-2030年医养结合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我们的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3000+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