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格局变了

  公司新闻     |      2025-07-13 22:11

  今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纷纷下调预期,并指出,形势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不确定性达到历史高点,经济前景被不断加剧的下行风险主导。

  kaiyun体育 官方网站入口

  最新数据显示,按当前的发展,2020年代前七年的全球平均增速可能成为1960年代以来任何一个十年的最慢增速。

  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国,许多主要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的贸易政策变化引发各国担忧,这很自然。

  这一轮关税冲击下,4月,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德国对美国出口分别环比下降13.6%、12.7%、17.5%、15.9%。

  kaiyun体育 官方网站入口

  算总数,4月,美国进口环比暴跌近20.0%。按此前美国占全球进口13%的比例计算,理论上应拖累全球贸易约2.6%,是实际降幅的近2倍。

  以进口数据为指标,过去十年,全球贸易的变化趋势与美国贸易的变化趋势基本同步。

国际贸易格局变了(图1)

  这样一个现象表明,美国政策对全球贸易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全球贸易体系正逐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展现出更强的独立性和韧性。

  近年来,全球货物贸易量基本保持增长。唯一明显下降出现在2020年,但这主要是受疫情影响。

国际贸易格局变了(图2)

  2017年至2021年,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转向贸易保护主义。然而,全球货物贸易量仍保持增长。

  2021年至2025年,拜登延续了特朗普的部分政策,并加强在科技等领域的贸易封锁。即便如此,疫情后全球贸易依然复苏。

  这一轮关税冲击下,国际贸易走向与美国贸易走向进一步交错,使得这样的趋势更加凸显。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与美国直接相关的双边关系内部调整,和全球贸易体系的结构性变化。

  然而,这样的策略,代价是发展中国家的“向下竞争”,为了维持成本优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压低劳动力和资源价格。

  数据显示,即使在最惠国待遇下,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出口面临平均近20%的进口关税,纺织品和服装平均面临6%的进口关税,远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高关税本就在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

  没有美国加征的关税,其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如技术标准)仍可能存在,持续削弱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地位。

  贸易替代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缓解关税冲击,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样的结构性问题。

  国际贸易冲突是一个契机,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全球生产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当前,全球87%的贸易都发生在美国之外。2024年,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的贸易增速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国际贸易格局变了(图3)

  中东地区是超越自己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原本的位置,找到新的增长点的典型代表。

  传统上,中东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主要依赖于石油出口。近年来,中东国家正加速布局人工智能、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

  研究数据指出,按当前的发展,到2035年,这些投入将贡献中东地区GDP预计增长量的20.9%。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投入不仅推动了中东的经济发展,还在改变中东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早些年,我们甚至很少将中东地区视为单独的一个贸易区,而是习惯于将世界划分为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贸易区。

  开云体育 网页版入口

  阿联酋通过哈利法港和杰贝阿里自由区的建设,成为了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转运中心。

  科威特通过改善商业环境和引入电子清关系统,提升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争力。

  中东在全球贸易中的上升地位反映了全球经济权力平衡的转移,这对于上面所说的,发展中国家突破国际贸易的结构性桎梏,十分有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中东的转型,不是最近才有的,而是基于长期战略规划的主动变革。

  如果将制造业发展规划作为评估战略规划能力的指标,会发现,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的发展规划早在2016年,贸易保护主义刚刚抬头时,就已经推出。

  谭主梳理了贸易量最靠前的发展中国家的规划,发现,多数国家都有这样的认识。中国自然不必多说,其他国家中:

国际贸易格局变了(图4)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需要兼顾适应性与长期主义的规划,在全球经济中重塑自身地位。这种融合适应与远见的能力,是超越各种阻碍影响的力量来源。

  我们可以从全球主要贸易国的伙伴关系入手,通过贸易网络连接性的变化,观察全球贸易重组的方向。

  谭主梳理了美国之外全球前五大贸易国——中国、德国、荷兰、日本、韩国的贸易伙伴关系变化。

国际贸易格局变了(图5)

  上图中,标出了排名变化显著(排名变化大于3)的国家,分别用实线表示上升,虚线表示下降,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地区。

  一眼看过去,增长的实线颜色不少,许多国家都在寻求新的贸易伙伴,而虚线显示,传统贸易伙伴的相对重要性在下降。国际贸易格局正在变得更加多元。

  “多元”这个词,过去几年大家应该听得很多了。我不买你的东西,还有他的东西可以买,似乎这就叫“多元”。

  德国在上面几张图中非常突出,因为只有它的变化是单色的,这表明德国主要贸易伙伴的变化集中在欧洲内部。

国际贸易格局变了(图6)

  这表明,这些国家的变化基本都在它们各自所属的贸易集团内部,体现了其对地缘政治联盟的优先考虑。

  过去几年,美欧老牌贸易大国以“贸易多元化”为由,欧洲实则抱守“欧洲中心主义”,美国实则推动“近岸外包”等策略。

  比如,欧洲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了其在亚洲市场的竞争力。美国“近岸外包”因成本上升反而削弱了其供应链效率。

国际贸易格局变了(图7)

  中国尤其突出。一方面,亚太国家逐渐在中国贸易伙伴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一半以上是亚太国家,包括韩国、日本、越南、马来西亚、印尼和印度等。

  另一方面,除了深化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国还与拉丁美洲、中东等地区的国家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相关地区国家在中国贸易伙伴排名中的大幅上升。

  日本和韩国也在深化亚太地区合作的同时,加强与欧洲、中东等地区的贸易联系。

  相比于美欧的区域集中,跨区域多元有一个特点是,相关国家不仅参与生产环节,也参与高附加值环节(如研发、技术标准制定)。

  这个数据背后,中国不仅有效分散了市场风险(这在中国寻求美国农产品进口替代中有所体现),通过参与拉美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合作和产业投资,中国帮助拉美国家提升其经济附加值的同时,双方在价值链上的位置也在共同提升。

  2025年,全球贸易格局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复无常虽然制造了不确定性,但也促使全球贸易体系加速向真正多元的方向发展。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尽管美国仍是全球贸易的重要参与者,但其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亚洲、拉丁美洲和中东地区,正成为全球贸易新的增长点。

  开云体育 网页版入口

  多元化的贸易合作以及国际关系关系的重构,都表明全球贸易体系正在适应新的挑战,并朝着更有韧性和包容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