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体育耒阳正源学校1023名学子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分获全国奥赛银牌被北京大学录取

  行业动态     |      2025-08-13 10:53

  耒水之畔,蝉鸣裹挟着热浪送来欢歌。8月8日,耒阳市正源学校广场上,一簇簇笑脸欣然绽放,一张张奖匾熠熠生辉……正源学校2025届高考庆功会在欢腾中拉开帷幕,也为该校建校二十周年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荒丘野岭到巍巍学府,从留守儿童到国家英才,正源学校本着让更多孩子有书读的初心,二十年来在民办教育领域深耕细作,以“移山”之志为万千学子铺就了一条通往星辰大海的坦途。

开云体育耒阳正源学校1023名学子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分获全国奥赛银牌被北京大学录取(图1)

  立秋的骄阳漫过青麓山脊,将183面奖匾镀上流金。8日上午,校旗与云影共舞,获奖学子的名字在光斑中跳跃,师生、家长、校友们欢声笑语喜聚一堂。

  当20周年庆典的荣光与2025高考的辉煌交汇,正源学子以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为母校献礼:今年,李春、李子鑫以682分双夺耒阳理科魁首,前者携全国奥赛银牌直入未名湖,后者赴钱塘江畔续写浙大新篇;蒋润秋648分、何倩629分、陈今621分包揽耒阳文科冠亚季军,12名学子突破650分大关;116人跨越600分高峰,1023人登顶一本线名学子本科上线——正源以耒阳高分段占比,再次续写一校托举半城英才的佳话。

  kaiyun体育 官方网站入口

开云体育耒阳正源学校1023名学子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分获全国奥赛银牌被北京大学录取(图2)

  “这表明学校20年来的办学方式、办学理念是完全正确的,它是正源学校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根本保证。”望着台下青春洋溢的脸庞,正源学校董事长梁晓斌喜悦之情在眼角眉梢悄然漫溢。

开云体育耒阳正源学校1023名学子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分获全国奥赛银牌被北京大学录取(图3)

  巍巍青鹿,悠悠耒水。2003年的一个秋天,青麓山的静谧被挖掘机的轰鸣声打破。面对狭仄的空间,校长罗湘云毅然挥资百万,率众移山建校。

  二十载春秋更迭,荒山野岭终成育人沃土。占地380亩的校园如今绿茵如织,万余名学子在此晨读暮诵:太极池水映天光,曲径通幽藏书香。楼宇恢弘如鲲鹏展翼,琴房画室星罗棋布。在“环境育人”理念下,一草一木皆成教育载体,书声与蛙鸣共谱田园诗篇。开放式阅览室外,“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诗句镌刻于墙;走廊间格言警句如星火闪烁,汇聚成“进校即思进取,怕苦莫来正源”的精神图腾。

  二十载春雨秋风,正源沃土已蔚然成林。昔日的“教育洼地”,蝶变为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森林学苑。作为一所全封闭式、全寄宿制的十二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该校是湖南省深洽会招商引资重点签约项目,现有学生14000余人,学校前后投资两亿余元,教学、生活、运动、休闲场地及设施一应俱全,是湖南省最大的单一校区民办学校。

  正源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有着独特的“育才密码”,这得益于其创新的办学模式。2006年,该校全国首个“初中2年+高中4年”实验班破土而出。这种“2+4”教学模式,是一种教育阶段衔接的创新培养机制,旨在通过整合不同学段的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效率。此外,学校还实施了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六载耕耘,锋芒初露。2012年正源学校首届实验班包揽耒阳理科前六名,潘军勇夺衡阳市状元;次年刘凡犁更登顶湖南省理科之巅。自此正源势如破竹——2012至2025年,耒阳600分以上学子1820人,正源独占974人,占比达53.5%。

  当“唯高分论”甚嚣尘上,正源再拓新径:正源学校利用本校师资力量强、学生文化成绩好的优势,大力发展艺术教育,并在长沙岳麓山麓创建艺术学校,为有艺术潜力的学子开辟“文化+艺术”双翼赛道。仅六个月专业集训,音乐、美术学子专业过线%,文化成绩不降反升。近年来,共计600多名正源艺术生实现华丽逆袭,走进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顶级艺术院校。

开云体育耒阳正源学校1023名学子达到本科一批录取线分获全国奥赛银牌被北京大学录取(图4)

  荷塘畔帐篷星布,画室里彩笔沙沙。今年暑期,千余名留守孩童的笑声打破校园寂静。一如既往,这里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近年来,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如何给予这些孩子应有的关爱,促进其健康成长,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据了解,正源学校14000名学子中90%来自农村,70%为留守儿童。

  kaiyun官方登录入口 开云体育平台

  父母远行,学校就是家。全封闭寄宿制管理下,800个摄像头与千名教职工织就安全网络;名著阅读擂台赛、千人书法展、英语话剧舞台……正源学校不断守正创新,致力为其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教育。

  更动人的是心灵守护。每当得知有学子的家庭身处困境时,学校都会暗中给予减免学费,从而让其安心读到毕业!今年拿到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李春,家住夏塘镇新泉村,家境贫寒的他忆及学校的帮扶,眼眶红润,那些细碎的温暖像光一样,照亮了他在泥泞里跋涉的求学路。

  弃商从教的校长罗湘云坦言:“以前算计利润,现在只琢磨如何给孩子更好的成长天地。”

  此外,校长罗湘云坚持认为艺术不是有钱人的专利,艺术属于所有孩子,尤其要让农村孩子享受艺术的熏陶。为此学校重金购置了300台钢琴,“琴房平时没上课情况下都是对孩子开放的,可以让孩子尽情感受音乐的魅力与力量。”由此,一批批农村留守儿童得以走进艺术殿堂!

  二十年的正源历史,是一部教育报国的家国情怀史。二十年栉风沐雨,二十年风雨兼程,正源学校累计为国家培养16444名本科生,其中16人踏入清华北大,12名空军飞行员;潘军、刘凡犁、钟芳蓉……这些闪耀的正源学子,已在科技、文化、公益领等域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此刻回望移山初心,正源学校董事长梁晓斌目光灼灼:“挖掉这半座山,为耒阳的孩子推开的是一扇看世界的窗,凿开的是一道通往外面世界的门。”

  超越预期的是,正源不仅打开了门窗,更孕育着梦想的光芒,让“移山”的初心最终化为无数梦想破土而出的力量。

  廿载不移青云志,终教荒径化云梯。校长罗湘云眺望耒水烟波,话语铿锵如初:教育不是填满水桶,而是点燃火焰。下一个二十年,我们要让这火焰映红更多农家门楣!

  群山见证,繁星为凭。移山者永在征途,点灯人薪火长明——这所湘南名校的沃土上,永远生长着改变命运的春天。